东北富硒水稻是如何生产的?
纯天然富硒米自然是从富硒土壤里长出来的。整个的生物过程:主要是来自土壤中的可溶性硒酸盐,亚硒酸盐等,通过植物根部被吸收,然后,进入植物的内循环系统,通过根一茎一叶一颖壳/籽粒的路径,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最后,来自土壤的离子状态的硒,被以含硒蛋白的形式保存在种子里。
富硒水稻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硒是人体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因此,必须而且量很小。因此,在我国除东北等少数地方土壤缺乏硒而容易导致人体摄入的食品中缺硒而致病(克山病)。绝大多数的地方,土壤都不缺硒,因此,没有硒的强制性标准,仅在推荐性标准GB/T22499-2008 富硒稻谷中,对富硒大米定义是40-300微克/千克 300的上限。而在是国家强制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总规定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把400微克/千克 作为安全限量,超过就是污染了。
但是今年1月24,卫生部发公告取消了2672中关于硒的限量 所以,目前,理论上说超过40微克/千克的都可以算是富硒大米,但是,这个标准按照人体摄入量有点低。对于大多数人群,每天推荐硒摄入是50微克.
FAO/WHO/IAEA 三个国际组织所采用,具体指标是:
1、最低需要量(以预防克山病发生为界限)17μg日(全血硒约0.05μg/ml);
2、生理需要量(以GPx达到饱和为正常生理功能指标)40μg/日(全血硒0.1μg/ml);
3、界限中毒剂量(指甲变形)800μg/日(全血硒1.0μg/ml);
4、膳食硒供给量50─250μg/日(全血硒0.1─0.4μg/ml,生理状态);
5、膳食硒最高安全摄入量400μg/日(全血硒0.6μg/ml,建立硒储备、不发生任何毒副作用).
若有硒中毒表现,只需脱离高硒环境(减少膳食硒或停服补硒),即可自行痊愈.
有实验表明,人必须终身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硒,才能有效地控制及各种疾病的发生.
硒的人体作用及安全需要量(微克/天)
营养保健 :50—250
硒最高膳食摄入量 :400
预防辅助治疗 肝病 :250—400
肿瘤放化疗期间 :600—800
肿瘤恢复期 :300—400
病人长期维持量 :250—300
生活中硒的主要来源
大蒜、猪肉、动物肝脏器官、眼球、蚕豆、螃蟹、鲤鱼、大黄鱼、对虾、墨斗鱼、带鱼、牡蛎、猪肝、猪肾、鸭蛋、人参、鸡蛋黄、富硒茶、富硒水果、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矿泉水、富硒大豆、硒盐、富硒食用油、富硒中药材、补硒等.
富硒米是籼米还是粳米?
粳米。
富硒米,是通过在种植稻米时候的补硒,从而生长出富含硒的大米。属于功能性农产品,是富含硒的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富硒米,简介有机富硒大米,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就是在水稻生长的恰当时期,人工喷洒硒溶液,然后经过生物转化,把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并贮存在水稻中,以便于人体吸收,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种植的大显硒米就是运用这种方式。另外一种就是当地土壤含硒量丰富,生产出来的水稻自然含硒,处于贵州省西部的六枝特区,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天然富硒地带之一,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十分有利于天然富硒米的生产。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