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米介绍?
富硒米是大米的一个品种,即具有硒元素含量的大米,硒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硒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
富硒米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于晴朗天气的早晚在叶面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富硒增产剂,然后经过生物转化,把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并贮存在水稻中,以便于人体吸收。
另一种是当地土壤含硒量丰富,生产出来的水稻自然含硒,处于江西省万安县的一江秋富硒米生产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十分有利于天然富硒米的生产。
东北富硒水稻是如何生产的?
纯天然富硒米自然是从富硒土壤里长出来的。整个的生物过程:主要是来自土壤中的可溶性硒酸盐,亚硒酸盐等,通过植物根部被吸收,然后,进入植物的内循环系统,通过根一茎一叶一颖壳/籽粒的路径,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最后,来自土壤的离子状态的硒,被以含硒蛋白的形式保存在种子里。
富硒米和普通米的做法?
一种就是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于晴朗天气的早晚在叶面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富硒增产剂,然后经过生物转化,把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并贮存在水稻中,以便于人体吸收。
另外一种就是当地土壤含硒量丰富,生产出来的水稻自然含硒。主要是从几大富硒产区中天然生长出来的水稻。整个的生物过程:主要是来自土壤中的可溶性硒酸盐、亚硒酸盐等,通过植物根部被吸收,然后,进入植物的内循环系统,通过根-茎-叶-颖壳/籽粒的路径,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最后,来自土壤的离子状态的硒,被以含硒蛋白的形式保存在种子里。属于功能性农产品,是富含硒的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什么是富硒米?
现在也有一种做法,是通过给作物施硒肥,来得到富硒大米。“这个就是给作物施富硒叶面肥,肥料的主要成分是酵母,由于叶面背后都有气孔,气孔张开就可以吸收了,而且,施肥以水稻始穗到齐穗为试用期,这个时期是“灌浆期”,说白了就是种子长‘果肉’的时候。”
“两种方式,一个从根部由下部、一个从叶片由上部进入,同样介入了植物的内轮回,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都是富硒大米。”普通大米中的含硒量在0.035毫克/千克左右,甚至低于0.030毫克/千克,国家划定的富硒米含硒量尺度是0.07-0.3毫克/千克,达2倍多,有意思的是,“通过叶面施肥的富硒大米含硒量还要高一点,像硒无忧富硒大米的含硒量约在0.06毫克/千克左右,所以,我觉得这个尺度的下限是0.06毫克/千克更公道一点。
富硒水稻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硒是人体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因此,必须而且量很小。因此,在我国除东北等少数地方土壤缺乏硒而容易导致人体摄入的食品中缺硒而致病(克山病)。绝大多数的地方,土壤都不缺硒,因此,没有硒的强制性标准,仅在推荐性标准GB/T22499-2008 富硒稻谷中,对富硒大米定义是40-300微克/千克 300的上限。而在是国家强制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总规定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把400微克/千克 作为安全限量,超过就是污染了。
查看更多评论